毕业工作的前一年,总体是出于非常迷茫的状态,有很多的抱怨,第一份工作是从学校应聘出去的。是学校的合作单位,商康医药电子商务。这公司也是一个领头羊,他想到了医药行业的最终发展方向,想把医药业也做成电子商务。实习生的待遇挺差,而且是实行轮岗制。首先被分到仓库做仓管员。基本没什么事情可以做。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突然发现我从一开始的工作就没摆正心态。纯粹在消遣时间。然后后来又被分到了电话营销部门。
那时候好像一味的在逃避,觉得自己不适合这个工作,不想打电话,没成交率。而且每天觉得一上班就特绝望。在这公司只待了三个月。心里满脑子想的,要找份合适的工作。这份工作不适合我。其实现在想想挺幼稚的。总把自己的姿态摆那么高,其实自己什么都不是。从没想过要去适应这份工作,付出加倍的努力把事情做得更好,只是一味的去抱怨。书上这句话说得挺好的,不是工作适应你,而是你去适应工作。不同的人拥有不同的心态能做出不一样的成效,所以以后做事情一定要摆正自己的心态,要比别人付出加倍的努力。这样的我才会成长。
要成天才,先当地才。这句话说得很好,值得学习。每接触一份工作,都要打好基本功,学好常识,加倍的付出才会有加倍的收获。这些是以前做的不够的地方。这也是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以后坚决不当职场的“草莓族”,自我感觉以前都是草莓族的身份。怕压担子。一有压力就想逃。现在觉得那是很无能的表现。成长来自肯定,成熟来自折磨,以及主动找罪受,进步更能超速。这些也是我不足的地方。可能以前的我都是那种平淡型的,从不给自己什么压力,也不喜欢去接受什么挑战。总之是那种默默无闻的人。但其实自己总觉得自己会比别人做的好,只是不愿意去做。这点是我急需改变的地方。因为事实证明这只会让我更堕落,更无能。对于以后要多去加强一下自己的修养,多去学点东西,以前的我就是想法型的,有很多的想法,但是从没执行过。以后要让自己更切合实际一点。对于可行的想法要去执行。不然以后更加没机会了。要多去的接受一下挑战,这样自己才会成长。
不是工作适应你,而是你去适应工作。
第二篇:《三个月成为一流员工》读后感《三个月成为一流员工》读后感
本书提供了很多鲜活的案例及分析,有三个鲜明的特点:
一. 针对性 书中紧紧抓住了毕业生在转型过程中最容易被卡住和忽视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具有非常强的针对性。如适应力、抗压力、学习力、办事能力、融入能力等等,且都是一针见血,如?经得住‘折磨’,才成栋梁?、?拜拜,书呆子?、?不抱怨外界,只解决问题?、?从‘埋头苦干’到‘抬头巧干’?。这些理念都有当头棒喝的作用。
二. 全面性 全书的四个单元,分别从四个方面谈到了员工的转型,由最初的?从学校人到社会人?开始,直到最后成为?职业人?,由浅入深,全面地探究了一个一流员工的成长过程。也就是说,只要顺利完成这四种转型,就已经基本具备一流员工的能力和素养,也打下了职场发展的基础,并将受益终身。
三.操作性 在培训的过程中,我发现:当今的学员,不仅需要进行理论上的指导,更需要掌握操作性,即知道该?怎么办?。书中有很多好的方法,举其中一个例子:每个员工都希望获得最大的发展,那到底怎样才能过好?发展关?,成为单位越来越倚重的人才呢?书中总结了这样?四个一?:培养一种?单位高于自己?的精神,做出一件让人足够称道的事情,提出一份能引起领导重视的建议,赢得一个值得单位培养的印象。这样的方法,不仅看上去一目了然,做起来也很明确。不仅如此,两位作者都是国内著名的培训师,书中有不少他们在培训中总结出来的方法与案例都很好,很值得借鉴和学习。
这本书对大多数还在发展中的员工均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尤其对刚毕业的学生具有更强的借鉴作用。就像书中指出的那样:?毕业不是学习的结束,是更重要学习的开始?。而这个?更重要的学习?,就是职业化的学习。一个人,不管以后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希望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都必须先过好职业化这一关,否则,一切都是空中楼阁。
实践证明:加速员工的职业化建设,是降低单位管理成本的捷径。当所有员工都能以最快速度成为单位最需要的人时,单位的管理成本一定会大大降低,效益会加倍增长。所以,我觉得这不仅是每一位刚入职的员工和大学毕业生应人手一册的读本,也是一本老员工可以进一步改善和提升自己的著作,同时还是管理者送给所有员工们的最好礼物!
第三篇:三个月成为一流员工读后感《三个月成为一流员工》读后感
《三个月成为一流员工》这本书主要从四个方面来介绍怎么让新员工适应一个企业,也就是书中说的“四大转轨”:从“学校人”到“社会人”、从“知识人”到“能力人”、从“个体人”到“单位人”、从“自然人”到“职业人”。下面我就从这四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我们刚走出校园,都会有雄心壮志,励志自己要在多长时间内要达到什么样的高度。有这样的想法是好的,也是必须的如果刚走进社会就没有理想和追求这样的人也就费了。但是我们也要接受这样的事实,社会是现实的社会不是我们理想中的社会,它会有许多的不如意。我们要先适应社会,但是适应并不是意味着妥协,而是勇敢的承认,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找到发展的机会并实现人生的理想。
我们新加入一个公司,新加入一个行业我们起点基本就是水平线,要清楚的认识自己的能力多向前辈们学习,不要一开始就想着自己有什么样的才能当前的岗位就是屈才什么的,而是现在的岗位是对你的磨练,你有能力就先做好自己当前的事,只有上级看到了你把当前的任务完成得很好了他才敢把更重要的任务交给你。同时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要学会向别人请教,自己的错误要主动承担。
二、我们在学校学的都是理论知识,没有实践的经验。很多时候在工作中要学会变通,不能生搬硬套书本的知识,不然就会被笑为“书呆子”。要在实践中运用知识变成办事的能力,这样,才能成为越来越有分量和越来越有发展的人。我们的实训就是依据这个宗旨来的。
少一点抱怨,而要多想想解决问题的办法。抱怨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抱怨的结果是搞坏了心情、影响了团队的和谐、妨碍了个人的发展。不要抱怨也不是说只低头办事,其他的一味不管,要是这样的话也就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要学会思考,特别我们搞测试的,不能只看到当下产品的质量没有问题,但是外界的情况是在变化的,我们要有预见性,不然“人
无远虑必有近忧”,当问题来临的那天你只能束手无策。还有就是要有强的学习能力,不管你是什么学校毕业有什么样的学历,但在你当前的行业领域都是个新手,所以要有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的精神。
三、我们之前的学习都是自己单打独斗的,但在加入了企业后我们有了自己的团队,团队的荣耀才是个人的荣耀,团队的成功才是个人的成功。我觉得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团队成员都有哪些自己的优点,在遇到某项任务的时候,如果某个成员在这方面有特殊的能力我们就要听从他的安排,并 ……此处隐藏1579个字……/p>
“毕业不是学习的结束,是学习的开始”。“更重要的学习”是指职业化的学习。一个人,不管以后从事什么事情什么样的职业,希望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都必须先过好职业化这一关,否则,一切都是空谈。其实,人的成败不是往往体现在起点上,而是体现在转折点上。从学校进入工作岗位,是人生最重要的转轨点之一;进入工作岗位后,更是随时面临可能的新的转折点。读了这本书我才了解,学校与单位的区别又在哪里呢?在学校,读书就行了,在单位,在单位里,非常重要的是办事能力。办事某种意义上比读书更难,读书最终通过办事体现价值和创造性。在公司,想办事是愿望,肯办事是热情,敢办事是勇气,会办事是本领。如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单位的需求,不能更好地奉献和办事,怎么可能有大的发展呢?
进公司,首先要明确“要想改变世界,先得适应世界”,因为适应是改变的前提!此外,假如你老想做大事、不想做小事,就要明确要成“天才”,先当“地才”;假如你好面子、爱虚荣,就要懂得不怕“丢脸”,才会“长脸”;假如你娇气、不抗压,就要坚信“经得住”折磨,才能栋梁。进了公司我才明白,要学会善于总结问题、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悟性学会总结。要学会改掉以“我”为中心以“我们”为中心,必须过好“三关”:融入关、团队关和发展关。其中我们提到的“走自己的路,也听听别人怎么说”,要有自己的“节拍”,更要与单位“合拍”、少点“我的想法”,多点“同事眼光”等。这些细小的事情都是很重要,但往往是最容易被忽略的。
要想改(请继续 关注:Www.)变世界,先得适应世界
在单位中,常常听见同事这样说道“社会怎么和我想的不太一样啊”?“太不如意了我不想干了!”种种不如意的事情有着深切的感受。如果涉及到工作单位,那就更多“不如意”——工作要求怎么那么多?或者同事对我的态度怎么这样?领导对我怎么那么不理解?干同样的工作,别人为什么收入比我高一大截?有着这种认识和心态的人,往往是职场中最痛苦的人,而且不管在那个单位,也往往是不受欢迎的人,因为出现这样的情况往往与自己接受的社会实际情况有关,毕竟很多学校学的东西是社会上学用不到的。
对此,我对自己有着深切的体会。从自己“不会说话”,到处“得罪人”,以至于别人给我“穿小鞋”我都不知道。每天早上我是部室来的最早的,天天忙很
多内事,还兼职的三楼前台的重要安保使命。对此,我觉得领导对我很不公平,什么事都把我推到最前面,为什么做的比别人多,还要听别人的闲言碎语,看别人的脸做事。每天回家怨气冲天。在办公室其实能学到很多东西,我还是挑肥拣瘦,大事做不来,小事不愿做,看谁都不顺眼的不良态度,整天吵着“换工作”,挂在嘴边的“没意思”,领导训几句就“拉长脸”的“眼高手低”、“不服管”、“眼中无人”的恶劣态度,留下的极差的印象。我极为痛苦,想尽力做的更好,但有很多事情早已成型。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挣扎以后,我发现做人不能这样。我明白了,要自己少一点痛苦,就得“服从公司领导的指令”。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别人有困难我要主动帮着做,在工作上不要“太热情”。要赢得领导的信任和承认就得改掉“要我做”为“我要做”。因为“世界本来就是不公平的,我要学会适应它”。很多人遇到不公平,首先想到的是抱怨,和它势不两立,而不是自我检讨。从《三个月成为一流员工》中,我看懂了要消灭不公平,首先要适应不公平,然后创造条件去改变这种不公平!在家里做错事,父母可以宽容,在学校做错事老师可以及时提醒,在单位做错事,领导会严厉批评。在工作中很多事情都不能自己做主,有着自己的性子来,往往要去请教元老,听从领导的安排,做到“航空式管理”的服务理念。
自己有时间抱怨,还不如沉下心来,多学点有用的东西,多想想怎么通过把现有的工作做好,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进了单位才明白社会和家庭的不一样,明白了不可能全部都以你为中心,以理性的态度尽早接受不如意,反而能更快的过得更好,过得“更惬意”。
不是工作适应你,而是你去适应工作
刚刚进公司很不熟悉业务常识,也就是说,首先要懂得自己的岗位要求,给我这个职位,到底需要我做什么。如果最起码的业务都不熟悉,那么工作胜任起来都有问题,更别说发展了。
我作为前台,刚刚新上任几天,对公司三楼业务刚刚熟悉,客户又有新的问题出来了,譬如说咨询发车班次,和来我们公司的路线怎么走等等。第一、二次核客户说“抱歉我不知道”,时间久了别人听着你接电话,再说“不知道”或者“不清楚”之类的别人会以为你对业务不熟悉不了解,不是为称职的专业前台。这样不仅客户会看我笑话,也给公司丢脸,让客户有了投诉的机会,给公司照成
不便。
通过这件事情,我自己在不断的增加业务知识,公司给我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我在运用网络查看公司的路线,让客人少走弯路;通过电话转接的方式,让客户能更好的咨询业务方面的问题。更多的时候有自己无法处理的,拿不定注意的,应该及时像领导或者部门主管通报,得到允许后才方可实施。以免流失客户造成业务上的损失。
有时候我还是被领导们和前辈称之为“小朋友”,自己在不成熟的职场人最大的问题就是尽管已经告别学校很久,但心态还是学生心态,说话、办事还是摆脱不了以前的模式。这样一来很容易引起矛盾。工作2年后我才明白,职场有上下级、有团队、有成绩的要求,有人际关系的复杂性,不能再像学校那样,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怎么高兴怎么来,而是一言一行领导都看在眼里必须符合职场的角色。
集团公司提倡“会穿衣”“会工作”“会讲话”。什么季节穿什么衣服,不要乱穿衣服;熟悉自己的业务流程,把不主动变成主动;在会工作的同时也要学会沟通。和领导汇报工作要注意说话的语气,即使自己的想法和不同意见,也千万不能咄咄逼人,因为沟通的目的不是为了吵架,也不是为了分割谁对谁错,而是解决问题,找到最好的途径。二是沟通汇报一定要及时,不要等事情过去了再去沟通和汇报,那时候往往就已经晚了,没有太大的意义。
“卑微”的工作并不丢脸
刚刚进公司我把“面子”看得什么都重要,很想把事情做好,但是不敢做,不敢说,生怕被否定,生怕被别人觉得自己没能力、生怕被别人看不起,而我们每一个员工,都必须经历一个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最平凡的小事做起的过程。主任经常教导我,要敢于承认自己不懂甚至“无能”、能够放平心态从最不起眼的工作做起。要学会不怕“丢脸”,反而能让自己更适应职场,获得增加荣耀和自信的机会,给自己“长脸”。
经过上次办公室会议,主任传达许总的会议精神以后,我才明白,我不能把自己看的太重,把自己看的太重的人,往往会觉得全世界都在和你作对,我害怕“丢脸”,却没有想到:干这样一些看起来似乎丢脸的“卑微”的小事,恰恰是我在社会能立足、我在单位能发展的前提。“面子关”是要成为一个我迈向自信和成功的第一步。
推荐更多精彩文章:三个月成为一流员工读后感
《三个月成为一流员工》读后感
《三个月成为一流员工》经典语录
一流的员工
读书笔记《德胜员工守则》